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IGCL实验室成员在SGP 2025会议上发布三维生成新成果

2025年7月1日至7月4日,Eurographics几何处理专题研讨会(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Geometry Processing,简称SGP 2025)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召开。会议汇聚了全球计算机图形学和几何处理领域的专家学者,共同探讨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。实验室王鹏帅老师和学生魏斯桐参加了本次会议。

SGP 2025会场和合影

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IGCL实验室发表的《OctFusion: Octree-based Diffusion Models for 3D Shape Generation》被本届SGP录用,并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(Oral)。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熊伯君和魏斯桐,论文指导老师为连宙辉老师和王鹏帅老师。

熊伯君和魏斯桐在SGP 2025做口头报告

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名为OctFusion的高质量、高效率三维形状生成方法。针对传统扩散模型在高效生成多样化、高质量三维形状方面面临的挑战,OctFusion引入了基于八叉树的潜在表示和统一的多尺度扩散模型。这种表示结合了隐式神经表示和显式八叉树结构的优势,并通过八叉树变分自编码器学习特征向量。

OctFusion提出的扩散模型是一个统一的多尺度U-Net,它可以在不同八叉树层次之间共享权重和计算,从而避免了传统级联扩散模型方案的复杂性。该方法能够在单个Nvidia 4090 GPU上于2.5秒内生成任意分辨率(有效分辨率高达 )的三维形状,并且提取的网格能够保证连续性和流形特性 。

OctFusion在ShapeNet和Objaverse数据集上的三维形状生成任务中取得了领先的性能。此外,OctFusion还展现了其可扩展性和灵活性,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几何和纹理,并支持文本、草图或类别标签引导的三维形状生成 。

OctFusion能够生成高质量、多样化的三维形状

 通过参与SGP 2025会议,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计算机图形学和几何处理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,还在与领域内专家和工业界人士的互动中,拓宽了许多宝贵的灵感和思路。

CLOSE

上一篇 没有了